最近的A股市场又跌麻了,有投资者苦中作乐,拿出高启强的台词“风浪越大鱼越贵”来宽慰自己。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话说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天气不好打鱼人少的时候,打到的鱼可能更大更能卖价,毕竟富贵险中求。
但也有投资者微微一笑:“就怕风浪太大,船翻了。 ”
所以挖掘基站出来说,行船万里,配点压舱石吧。
在我们的账户当中,需要一部分类似于“压舱石”一样的基金,当风浪来临的时候,负责稳定账户这艘船。
为什么要配置压舱石?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投资理财的世界也一样。高收益的产品往往对应着高风险。
以万得基金指数的历史表现为例:
货币基金一般波动和回撤较小,但收益率的确也不高,近十年年化收益率2.82%,只适合存放需要灵活变现的钱,作为短期现金管理的工具。
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来看表现良好,近十年涨幅分别为248.7%和198.2%,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12.39%、10.76%,的确是对抗通胀、追求资产保值增值的较好途径,却需要承受收益率较大幅度回撤的风险。
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等“固收+”产品算是相对来说较为折中的选择。长期来看,无论是长期业绩还是对回撤的控制,都明显优于沪深300、上证指数等主流股票指数。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1-1-1至2022-12-31。收益率和最大回撤指对应的万得基金指数表现,具体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指数、短期纯债型基金指数、货币市场基金指数。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代表具体基金产品表现。)
行船万里,会经历各种大风大浪,空船时用以稳定重心的石头,叫做压舱石。
而我们的账户中,也有这样一种资产,可以让我们在经历股市震荡时,减少账户的波动,就像账户中的“压舱石”。
设置压舱石一般是在账户中配置一定比例的债基、货基、同业存单指基等,很多投资者会选择债基或固收+。
压舱石的主要作用有两个:
可以减少震荡,从而提高投资体验;
可以变成补仓的弹药。
因为风险承受能力不一样,所以每个人的主仓位也可能不一样。
此外,从过去十多年的大类资产走势来看,股票、债券、商品都有表现居前的时候,但也都有不如人意的时候,具有“涨跌轮动”和“均值回归”的特点,如果合理分配仓位进行资产配置和组合管理,就有望穿越周期波动,实现满意的长期回报。
图:2011-2019年大类资产轮动
以股债为例,在很多时候股债之间存在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比如4月中旬以来,“跷跷板”效应就愈发明显,一方面是权益资产出现了一定的回调,Wind全A、上证指数、创业板指等主要宽基指数都出现了不小的跌幅。
另一方面是国内无风险利率进一步下降,2023年5月29日,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下破2.7%,利率水平创近期新低,不少配置了债基的投资者感受明显舒适一些。(数据来源:Wind)
挖掘基之前看了一本书叫《全球资产配置》,书里用1973年到2013年一共40年的时间里美国股市和债券数据做了测算,按照60%股票+40%债券构建一个组合,这是一个简单的资产配置模型。测算发现40年间组合的年化名义回报率是9.6%,比纯股票的10.21%只低一点点,但是它的最大回撤只有29.28%,可是股票有50.95%,最大回撤相比已经大幅度降低,虽然收益少了那么一点点,但是风险明显低了很多,所以夏普比率也大幅提高了,这就是资产配置的魅力。
(来源:《全球资产配置》一书)
怎么配置压舱石更为合理?
说了这么多,那么实操层面,具体该如何进行压舱石的配置呢?
当前,随着公募基金行业底层资产不同、目标不同、风格各异、策略多元的各类产品线日益丰富,基民朋友利用公募基金进行资产配置、实现组合投资的优化也成为可能。
挖掘基来介绍几种简单的资产配置方式,压舱石的配置之道就蕴含其中,供参考。
方法一:“标准普尔家庭资产配置图”
这一配置比例由全球具有影响力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提出,即是将家庭资产分成4个账户,按照资金的重要和紧急程度进行分类。
第一个账户是要花的钱,大约是总资产的10%或者是3-6个月的家庭生活费,主要用于衣食住行等日常开支。
第二个账户是保命的钱,大约是总资产的20%,用于应对突发的意外事件引发的大额支出,一般建议配置重疾险等。
第三个账户是生钱的钱,一般占比30%,用于投资股票或者中高风险的基金,为家庭创造收益。
第四个账户是实现目标的钱,一般占比40%,用于养老金、子女教育基金等等,投资目标是追求相对稳健的保本升值。
方法二:股债平衡策略
由大师格雷厄姆首次提出,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合理分配权益类资产和固收类资产的仓位,例如“50%股+50%债”或者“70%股+30%债”。
同时,在市场波动的过程中定期调整,以保持两者的比例固定,即“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需要卖出涨得多的,再补仓跌得多的,正是基于“均值回归”的原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 “高抛低吸”,就算收益率不是阶段最优,也可以有效平滑投资组合的波动和风险。
如果将资产配置设定为经典的“50%股+50%债”, 以沪深300指数代表股票类资产、中证全债指数代表债券类资产,不考虑交易成本,从05年到22年策略的回测情况如下:
(来源:Wind,回测期限2004.12.31-2022.12.31。本次回测以沪深300指数代表股票类资产、中证全债指数代表债券类资产,2004年12月31日起投,初始买入比例为股:债=50%:50%,每年末进行动态再平衡;年化收益率=(1+总收益率)^(1/总回测年份数)-1;年度正收益率比例为策略取得正收益率的年份数/总回测年份。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不难发现,这一策略的确行之有效:
①每年末进行再平衡较为关键,不仅年化收益率从“卧倒不动”的6.4%提升至9.3%,全年最大跌幅也显著下降。
②经过年度再平衡,策略取得了392.6%的总收益率,甚至跑赢了满仓沪深300指数,而年度正收益比例(即胜率)和年度最低收益率(即可能全年承受的亏损)均有明显改善,更容易“拿得住”。
再对不同比例的股债仓位组合(按年度再平衡)进行回测发现:“10%股+90%债”取得了最低的全年亏损;“60%股+40%债”在取得最高年化收益率的同时,年度亏损风险也更为可控。
挖掘基再对不同比例的股债仓位组合(按年度再平衡)进行回测后发现:
“10%股+90%债”取得了最低的全年亏损;“60%股+40%债”在取得最高年化收益率的同时,年度亏损风险也更为可控。
(来源:Wind,回测期限2004.12.31-2022.12.31。本次回测以沪深300指数代表股票类资产、中证全债指数代表债券类资产,2004年12月31日起投,每年末进行动态再平衡。指数历史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
当然,上述的比例全部是基于历史数据回测的结果,在实操中还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目标收益率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设定并进行动态调整,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股债仓位占比。
最后再来说点心里话,这两年基金投资仿佛也进入了“漫长的季节”,不少人觉得被困住了。这两年持基的震感有多强烈呢?我们通过最大回撤这个指标来看。
在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成分中:
成立于21年之前且有统计数据的有1525只(不区分份额类别),从21年初到上周五,最大回撤在30%以上的有1305只,占比85.57%。(数据来源:Wind,统计万得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成分基金)
当然,随着持有时间的拉长,优质的基金会修复回撤并创出新高,漫长的季节总会写下终章,就如同偏股型基金指数过去的走势一样:
近20年的时间里我们看,08年、15年、16年、18年、20年、21年、22年这几年间都曾经出现过大大小小的下跌,但前几次看最终还是创出新高,实现了基日以来12.84%的年化收益,对于居民家庭总资产的增长具有极强的战略意义。(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5-26)
万得偏股型基金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5-26)
不过我们也能够发现,基金投资的收益是非线性的,很多时候80%的回报来自于20%的时间并不夸张。
万得偏股型基金指数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5-26)
单只产品很难长期持续取得绝对回报,其间波动、亏损的日子让人觉得难熬,如同当下。
我们如何能够熬过市场的低迷,让回撤不突破心理防线,从而长期持有收获时间的馈赠,成为基民和管理人共同思考的问题。
而“资产配置”作为解法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做投资的时间越长,挖掘基也更深刻的认识到资产配置的重要意义。
资产配置的重要性就如同《威尼斯商人》中主人公安东尼奥在故事最开始曾说过一段话:
感谢我的命运,我的买卖成败并不完全寄托在一艘船上,更不是依赖着一处地方,我的全部财产也不会因为这一年的盈亏受到影响,所以我的货物并不会使我忧愁。
(文章来源:华夏基金)